新生儿重症监护康复治疗

2019-02-01 10:08:31


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通过使用机械通气、表面活性剂等,使得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发达国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已达85%,国内有文献报道为30%~60%,新生儿神经损伤和生长发育缺陷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包括:1.早产儿管理: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的生命指征监护、静脉营养应用,鼻十二指肠喂养,呼吸支持及管理、循环支持、血糖监测、内环境监测及维持以及脑室内出血的防治,保证患儿的生存质量。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它的含义不只是提前分娩,更主要的是与之有关的功能发育未成熟。因各种显性或隐性病理因素过早脱离母体的“早产儿”异于遵循自然生理规律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在形态和机能方面实际上等同于尚未离开母体的胎儿,不成熟的机体在脱离母体后作为独立个体适应外界,所涉及的疾病及过程、医疗护理及预后等规律都有别于新生儿。2.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疾病的治疗:如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症、颅内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肾脏、DIC等多脏器损伤。3. 呼吸管理: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如早产儿RDS、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儿窒息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的呼吸支持、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内灌注治疗RDS。4. 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如果母亲体内的胎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同,从而产生排斥婴儿血型的抗体,抗体结合在婴儿红细胞的表面导致溶血。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虽然溶血症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治疗,治愈的几率很高。5. 各种高危新生儿的生命支持:如重度妊高症母亲婴儿、重度贫血母亲婴儿、心脏病母亲婴儿、甲亢母亲婴儿等的生命指征及相关问题的监护及处理。6. 新生儿术后患儿的监护管理,如:新生儿外科手术后的危重患儿的高级生命支持。

新生儿重症康复治疗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各种高危儿,如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极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危重新生儿。此类新生儿常伴有喂养困难问题(包括吞咽障碍、摄入不足、耗时长、运动异常、喂养方式不佳等)。从长远发展来看,神经发育异常问题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如感知觉、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行为障碍等,同时还可能有潜在的影响后期生活功能的风险因素,如语言障碍、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对新生儿危重症进行评定与康复干预,尽可能地减少医疗活动和环境因素对新生儿造成的不安全压力,干预新生儿神经调节能力,指导家庭参与干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发育康复措施、口腔运动、感觉输入。

2.  良好体位置放与抱姿、睡眠管理。

3.  家长教育(如喂养、喂养技巧、袋鼠式护理、睡觉、互动、玩耍、换尿布、洗澡等)。

我科为重症监护下的新生儿提供早期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在宝宝生命的早期即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措施,其潜在的好处是预防或减轻功能障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新生儿活动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家庭负担等,促进新生儿远期遵循正常生长发育轨迹成长。

案例:

患儿,女,1月10天。

主要诊断: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低血糖;宫内感染;新生儿黄疸。

经康复评估发现患儿吸吮反应不明显、舌运动幅度小、吸吮力量弱、喝奶效率较低;患儿需经静脉及鼻胃管摄入营养。

康复治疗:给予患儿感知觉输入、口面部刺激、体位置放训练等。

经10次康复治疗后再评估,由最初依靠静脉及鼻胃管输入营养,后成功停用静脉营养及撤除鼻胃管,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奶量完全经口完成,体重增长较为稳定,帮助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简介:

何爽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管儿童康复室)。2001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2003年赴比利时国立根特大学学习,并于2005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任广西康复医学会理事、广西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广西优生技术与遗传咨询分会理事。擅长对儿童发育行为及发育性疾病的诊断及干预,包括新生儿重症早期介入、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下肢畸形、斜颈、脊柱侧弯、脑性瘫痪等。在国家核心及自治区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广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项,以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陈芳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3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近25年。2001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小儿神经专科,2006年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修小儿康复,熟练掌握小儿神经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擅长诊治小儿各种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外伤、早产儿脑病等)及小儿脑病的恢复期K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新生儿重症早期介入、儿童发育中的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咬手指、磨牙、偏食、屏气发作、叉腿综合症等)、脑白质病、O型及x型腿、先天马蹄内翻足等。在中华级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约17篇,主持卫生厅科研课题一项,参与厅级课题4项。主持的科研课题荣获2016年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2017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推广奖3等奖。荣获2016优秀医生称号、2016年科技拔尖人才奖。现任全国妇幼健康委员会婴幼儿心理健康委员会常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委员。

儿童PT(物理治疗)组:自1997开始至2018年,先后分别派出多名物理治疗师前往香港复康会、香港协康会、香港明爱中心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学习,并引进现代康复新理念及儿童物理治疗技术,中国康复医学会PT专委会儿童PT组委员单位;是妇幼紧缺人才基地,接收区内各级医院儿童康复的培训。现有儿童物理治疗师7名,其中中级职称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每年物理治疗2万多人次;还为患儿的家庭提供康复指导,尤其对有脑损伤的低年龄组病儿及发育迟缓问题,治疗效果好,整体康复技术及治疗效果处于全区领先地位。擅长运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早期介入、全面发育迟滞、先天性肌斜颈、各种骨折、意外所致的运动及神经功能缺失、o型腿及x型腿、小儿脊柱侧弯、马蹄足小儿脑瘫,脑炎、脑膜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承担自治区卫健委课题3项,医院青年基金1项。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