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巴林特小组”

2018-11-27 18:19:52

   医学的核心是患者与医生之间人的关系—迈克尔.巴林特- Michael Balint

  为什么尽管医生和患者双方都真诚努力,医患关系常常还是如此的不尽如人意?医生照料患者,那谁来照料医生?巴林特小组围绕医患关系,基于不伤害的原则,通过促进成员对于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使得小组成员从中获得新思路、新视角。

  1、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方法来源于西方。1950年,英国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认为“医生即是药”的观点,并且创立了训练医生及其他健康工作者如何实践“以病人为中心”的培训-研究小组,也就是现在的“巴林特小组”。如今,随着巴林特小组方法的成效越来越显著,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认可。巴林特小组能帮助医生更好跟患者沟通,同时,也能防止职业倦怠或耗竭。长期参与巴林特小组还能更好在临床实践中调动自身资源,实现自身微小但是重要的人格改变。

  经典巴林特小组一般由8-12名成员构成,其中包含1名组长,1名协同组长。通过组员提供描述案例,澄清客观的、事实性的问题,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认真聆听和积极反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参与的成员可以获得一个对医患关系的全新体验。

  (1)对于案例提供者:通过巴林特小组,你可以获得整个小组对于案例的很多新想法和感受;可能无法得出对于这个困境的“解决办法”,但会有新的视角,让你重新获得扬帆远航的力量;
  (2)对于参与的小组成员:你可以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类似案例,同时,增强与组员之间的联结感,获得同行支持。
  (3)对于所有人:你可能在无意识中,加深对自己和病人的理解,增加共情,降低倦怠的风险,使得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改善工作满意度,获得对自己和工作的一个全新的认识。

  巴林特小组不仅广泛应用于医疗系统,在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行政管理、心理服务、社会工作、心身医学、团体督导、压力管理、医护培训、医疗纠纷、亲子关系等领域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巴林特小组的神秘之处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能感受到医患关系带给我们的情绪冲击,怎么就被骂了呢?怎么就被投诉了呢?我们也可能认为都是患者的自身的“奇葩”造成的,然而更多时候是我们不确定事情如何发展,谁的想法在其中推波助澜呢?

  怎么办?讲道理?心理咨询?找同事聊天?向朋友家人倾诉?那还不如一起玩!玩的同时:疏通被“卡”住的一口气,“卡”住的情感;拓宽受限的视野 ;触碰和挑战(亲密接触)对自己的认识。此外,巴林特还紧贴心理学技术,发展出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如

  意象 (imagery)
  角色扮演 (role play)
  心理剧 (psychodrama)
  雕塑 (sculp)

  雕塑是巴林特小组的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更深刻的情绪和冲突。让彼此表达更清晰、可见。

  所有的这些技术都是帮助医生有兴趣去探索对自己有价值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是一个新的画面、新的想法、新的想象、新的幻想。

  总的来说,巴林特小组旨在帮助医生学会如何与困难病人沟通,给医生建立一个预防职业倦怠的支持性小组。临床心理科于2014年引进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模式,加入了巴林特联盟,科室多名医师参加了巴林特小组组长培训,并在科室定期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临床心理科每天面对大量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开展巴林特小组培训之后,缓解了应对困难病人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职业倦怠。2018年11月24日临床心理科在全区开展了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其中化疗科,康复科,神经内科、新生儿科等14个科室的医生、护士都积极参与了巴林特小组培训,在分组学习中大家踊跃提出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案例,切身体验到了巴林特小组带来的转变。秉持“良医更优”的理念,今后临床心理科将持续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也欢迎各科室加入我们。(临床心理科 陈婕 贾东丽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