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儿童防控要点

2020-03-16 17:33:12

201912月底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感染/肺炎流行。随着疫情的蔓延,多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被报道。目前已确诊儿童最小年龄为出生后36小时。加强儿童防控十分重要,建议如下。

一、健康家庭儿童居家防护

1、尽量不出门,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拒绝访客;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以及与儿童近距离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和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2、做好个人卫生 1)勤洗手,正确洗手。年长儿可独立洗手,幼儿需在家长协助下洗手,教会儿童七步洗手法。在进食前、便后、游戏玩耍后、接触分泌物后均应洗手。避免年幼儿吃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2)有条件家庭儿童最好单独房间居住、单独卫浴使用,至少有一套专用生活物品并单独清洗等。


3、加强房间通风 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通风时注意保暖。



4、新型冠状病毒以接触和飞沫传播为主,还可能经气溶胶传播。注意避免亲密接触, 如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与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与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5、家居消毒和防护  经常接触的物体,如门把手、开关、桌椅、水龙头、马桶等表面,用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液在物品表面停留15~30分钟之后用清水洗净,至少1次/天。地面消毒:每天用 250~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地。



餐具、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手机、鼠标、键盘等不耐耐高温物品和皮肤消毒可用75%乙醇消毒液喷洒后擦拭。用过的纸巾、废弃口罩等立刻扔进封闭式有盖塑料垃圾桶,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1 000 mg/L 的消毒液喷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每天清理。


7、饮食起居 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多饮水,不吃野生动物,所有肉类烹饪熟透才能进食,母乳喂养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居家锻炼,提高抵抗力。


8、医学观察  由于家庭成员均可能为潜在感染者,居家期间仍需针对病毒感染相关症状进行监测。需关注儿童精神状态、食欲变化,若出现发热,打喷嚏、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如孩子无疫情地区旅居,未接触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可向专业医护人员网上咨询和购药,动态监测体温。



三、儿童外出防护

1、就医指征  若儿童持续数日体温大于38℃、精神萎靡、嗜睡,乏力、食欲差、咳嗽加重、呼吸急促(0~2个月幼婴,呼吸≥60次/分钟;2~12 个月婴儿,呼吸≥50 次/分钟;1 岁以上呼吸≥40次/分钟)或出现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等,须及时就诊。



2、正确佩戴口罩 如无明确的接触史,居家不需佩戴口罩。1岁以上儿童外出需佩戴口罩,专人专用。疾病高发区儿童最好使用儿童N95口罩或一次性外科口罩,非疾病高发区儿童也应佩戴儿童医用口罩。口罩要完全罩住口鼻,不可露出鼻腔且大小合适,紧贴面部皮肤。家长需关注儿童呼吸情况,避免窒息。


3、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尽可能远离他人,保持1米以上。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建议外出时随身携带纸巾和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并将纸巾扔进有盖的垃圾桶或清洗肘部,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告知儿童手不要触碰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触碰的表面)。


5、外出回家应立即洗手、更换衣服,外出鞋尽量放置室外。清洁顺序:家长更换外衣→协助儿童更换外衣→家长洗手→帮儿童洗手→家长再洗手。外出时穿戴的衣服和携带的物品,如怀疑占有病毒的可能(如发热门诊就诊),应及时清洁消毒。



口罩处理  洗手后,正确处理口罩。N95口罩和一次性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医用口罩每2小时更换1次,如被唾液、呕吐物等污染应立即更换;用过的口罩可置于通风处自然晾晒或紫外线灯消毒,重复利用。(王超云 唐晓燕)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