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室开展学习汇报系列活动

2019-06-17 15:40:12

近期,我院儿童康复室组织开展了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治疗师以科室内讲课的方式与全科人员分享了学习经历与成果,在对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梳理的同时,开拓了全科人员的临床康复思维。


  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交流学习回来的语言治疗师李小华针对在该院的所见所想,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与全科人员分享了“强化”这一方法,她详细讲解了“强化”的概念和方法,着重强调了强化物的使用目的和注意事项。针对在与孩子互动中调动孩子积极性的问题,她说,课程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强化物的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使孩子逐渐摆脱人为强化物和偶然的自然伴随物的依赖。强化物应该是及时变化的,不该是长期固定的;强化物的使用应该是寻求从物质的渐渐升华到精神的,从而培养孩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使孩子在脱离外在强化物后依然能有好的语言及行为表现。


从事作业及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师吴子锐对如何快速有效地融入自闭症儿童的世界,读懂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把握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并针对性做出正确有效的引导是他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为此,他参加了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举办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学习风格(LSP)系列课程(初级)培训班》,系统学习了LSP理论,经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检验,他与全科治疗师分享了LSP的10个基本能力。


  擅长感觉信息处理、运动功能分析及高级运动功能开发的治疗师李杰就其取得的《感觉讯息处理(SPSRC)评估A、B课程证书》,结合个人工作体悟,从认知心理学、神经发育学和行为学角度,与全科人员讨论了“感知肌动理论”、“感觉统合理论”和“感觉信息处理理论”,他巧妙地运用诗句、歌词、故事和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概括了人的感觉能力对行为的影响情况,如:用“祸起萧墙”的典故解释感觉过敏情况;是自我将对个体无害的感觉刺激调节过大,而产生的一种表现为逃避的行为;用歌词“不知不觉,后知后觉”解释感觉过弱是个体自我不能及时、按量感觉实际刺激量的行为表现。诸如此类,方便了听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主攻新生儿重症康复的治疗师李列旺就其参加的在港大深圳医院举办的《高危新生儿多学科评估工作坊》学习收获,及儿童康复室在NICU开展的康复治疗工作经验与国内外循证医学实践证据进行了总结汇报。总结汇报中,他提到,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技术的进展,在高危新生儿尤其是超早产儿、极早产儿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救治存活率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存活者后期发生神经发育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增多现象。许多研究表明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预防高危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在科室积极践行医院大力倡导支持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开展了NICU康复工作后,实现了将康复干预前移至监护病房以及临床救治与康复治疗同步,在生命早期即可为高危新生儿实施及时有效的干预,这能为NICU的小精灵们创造更好的机会。(李杰 文/图)






文章相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