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大变天 专家教你防冻疮

2011-01-28 10:09:44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而且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针对这些情况,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东红主任医师提醒,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一般是在一入冬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冻手冻脚,所以做好保暖工作是最重要的。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肢端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局部按摩也是预防冻疮很好的方法。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搓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就算是冬日也要加强日常的体育锻炼,如走路、爬山、跳舞、跳绳等活动,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营养不良,贫血及易患冻疮者应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及时治疗慢性贫血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张主任还提醒如果冻疮已破溃,要及时去医院治疗。(梁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