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偏瘫恢复的六个阶段

2015-04-23 10:17:07

  在卒中康复的临床中常常遇到患者及家属问这样的两个问题:“医生,这个手脚原来是软的,一点都动不了,现在硬硬的了,打个哈欠手脚就能动了,是不是快好了?”、“医生,这个手脚原来不硬的,现在变得硬邦邦了,有时候还不听使唤地乱动,是不是加重了?”

  其实,患者和家属们描述的是同一种情况,然而看法却是截然相反的,一个认为快好了,一个认为是加重了。那么,偏瘫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呢?要想说清楚,就得先好好了解卒中偏瘫恢复的六个阶段。

  偏瘫恢复的六阶段理论是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提出的,她通过对偏瘫患者长期大量的临床细致观察,结合大量文献,提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遵循一个大致相同的恢复过程,并将其分为六个阶段:第Ⅰ阶段(弛缓期):急性期发作后,患侧肢体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第Ⅱ阶段(痉挛期):随着病情的控制,患肢开始出现运动,而这种运动伴随着痉挛、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异常模式;第Ⅲ阶段(共同运动期):痉挛进一步加重,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异常运动达到高峰;第Ⅳ阶段(部分分离期):痉挛程度开始减轻,运动模式开始脱离共同运动的控制;第Ⅴ阶段(完全分离期):运动模式继续脱离共同运动的控制,出现完全分离运动;第Ⅵ阶段(正常阶段):痉挛消失,各关节均可完成随意运动,协调性和速度接近正常。

  这个恢复过程因人而异,恢复进程或快或慢,也可能停止在某一阶段不再进展。开篇提到的患者情况实际上是从弛缓期过渡到了痉挛期,相对于弛缓期的失去运动,痉挛期出现运动是可喜的,然而这种运动的模式却是异常的,如果疾病的损伤导致患者无法进入到分离期,那么处在痉挛期也未必好于弛缓期。另外,当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有运动就是好的,很容易进入只注重肌力的训练而忽略运动模式的纠正这样一个误区,该误区导致的结果就是痉挛的加重,进一步妨碍分离运动的出现。

  Brunnstrom的六阶段恢复理论是现代偏瘫康复治疗的理论指导,在临床中,医生根据患者处在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方案之间有可能是矛盾冲突的,正如患者不同的阶段呈现的是相反的(一软一硬)状态。因此,卒中偏瘫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业的康复,切不可盲目治疗,也不可盲目学习别的患者的训练,因为患者处在的阶段也许不一样,即使阶段一样,不同的患者还是不可盲目相互学习,最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为您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康复医学科 黄小蓓)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