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化验单该怎么看?(下篇)

2021-01-20 16:52:39

上次我们介绍了尿常规化验中的部分项目结果解读,今天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剩余部分的项目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01.尿酸碱度(pH)

正常情况尿多为弱酸性(pH约6.0左右),但因饮食种类不同,pH波动范围为5.4~8.4。吃肉多的时候尿偏酸性,吃蔬菜水果多时尿偏碱性。此外,感染、痛风发作和某些药物代谢也会影响尿液的pH值。除饮食和药物因素影响外,肾脏疾病也会影响尿液pH。

02.尿比重

尿比重反映尿液中所含可溶性物质和水分的比例,常用于衡量肾脏浓缩功能。

尿比重增高:表示尿浓缩,通常是由于体内缺水或没有饮用足够量的水,尿中的水含量降低所导致。常见于脱水、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及尿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等情况。




尿比重降低:常见于大量饮水、急性肾炎多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衰竭等影响尿浓缩功能的疾病。正常人的尿比重会因受饮食和饮水、活动、出汗和排尿等影响而有所波动,全天尿比重波动在1.003~1.035之间。

所以,如果尿常规的其它项目没有异常,仅在尿比重有个“箭头”,不用慌张,可能跟自己的喝水量相关。

03.颜色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或橘黄色,

如果出现其他异常的颜色,代表什么信号呢?





(1)红色:常见于尿路结石、肿瘤、感染、肾炎等,但进食某些药物或食物也可引起尿色变红,如药物:酚酞片、利福平;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等食物也可导致尿液变红。


(2)深黄色:喝水少,尿液可浓缩呈深黄色;肝胆道疾病,如黄疸;服用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2或者复合维生素、利福平、呋喃类药物等。

(3)乳白色:尿内含高浓度的盐类结晶(如磷酸盐、碳酸盐)、严重尿路化脓感染引起的脓性尿、乳糜尿所致。

(4)黑褐色: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或酪氨酸病等所致。

(5)绿色:常见于服用吲哚美辛、亚甲蓝或阿米替林等药物所致。

如果出现颜色异常,首先要排除与食物或药物相关,持续不恢复正常建议尽早就医。


04.透明度

尿液的外观,多数是清晰透明的,放置过久和女性的尿可稍微浑浊。尿液浑浊常见于:尿路感染、晶体析出(如结石患者)、乳糜尿等。

此外阴道分泌物,精液或前列腺分泌物可影响尿液透明度。


05.尿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仅含少量上皮细胞,泌尿系感染、结石刺激、肾小球肾炎或者有肿瘤的情况下,尿中上皮细胞会增多。

尿常规里单独出现上皮细胞阳性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正常人在标本污染的情况下也可出现,可以过1-2周之后再复查,同时注意留取标本前注意清洁尿道口,并留取中段尿。但如果上皮细胞增多合并尿蛋白、尿红细胞等其它成分增多时,就需要警惕了,要及时就诊。

06.管型

简单来说,肾脏实质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管相当于一条条水管,负责尿液的排泄。当尿液中的有形物质(如蛋白质、细胞、结晶盐等)增多且在肾小管内凝固就形成管型,管型被冲刷到尿液中就形成管型尿。正常尿液中可偶见透明管型(即蛋白质管型),但大部分管型尿如细胞管型、颗粒管型是肾实质损害的标志,通常提示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


白细胞管型阳性提示出现肾盂肾炎;红细胞管型提示肾性出血;颗粒管型、蜡样管型提示肾脏疾病进入晚期或恶化。

07.结晶

正常人也可能出现一些代谢性盐结晶,不必过于惊慌,但如果出现草酸钙结晶,又伴有尿红细胞、尿频尿痛,提示肾结石;出现尿酸结晶,提示高尿酸血症。



小结

尿常规的检查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如留取标本方法、检测方法、运动、饮食、心理等)影响。因此若是化验单上的结果显示异常,不要慌张,注意及时复查,如仍为异常,则及时咨询泌尿专科医生,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完善相关检查,以免延误诊断。

 

以上内容您都看懂了吗?如果还有疑问,请与专科医生联系,(肾内科 邓梅秋 图片来源:网络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