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主动健康院士交流大会在我院举办

2022-05-30 09:47:57

527日,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共同指导,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共同主办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主动健康院士交流大会在我院开幕。大会为期两天,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共襄学术盛宴院士大咖云集

此次大会共有王辰、郑树森、张伯礼、周宏灏、孙宝国、杨宝峰、于金明、韩德民、董家鸿、李校堃、范先群、杨正林、王双飞、励建安、胡秀英15位院士,以及余学清、郭清、武留信、程洪、侯晓华、张利民、黄二丹、胡波、彭志勇、陈明远10位权威专家参会。会议盛况空前,规格之高,参会院士和专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院历史上尚属首次。

与会院士和专家围绕主动健康的主题共享智慧成果,推动更多的创新理念根植八桂沃土,加快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唐宁,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勇强,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朱其东,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张晓飞以及我院党政领导班子出席会议。

受自治区领导委托,唐宁副秘书长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向参会的院士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广西医学科学院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并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已在创新机制体制、引才聚才、对外交流、提升临床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主动健康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希望各位院士和专家,借助交流大会平台,畅所欲言,分享主动健康前沿研究成果。他同时也希望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本次交流大会为新的起点,把握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医疗研究中心,造福更多的人民群众。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大家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增进沟通交流,共同提升进步,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拼搏进取,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创新科技成果,也希望广西医学科学院站在全局的高度,努力把握时代机遇,进一步凝聚科技和知识力量,紧盯关键重点、关键环节,不断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院党委书记杨建荣向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表示感谢,衷心期盼大家以院士交流大会为载体,与广西医学科学院共创美好未来。他表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科技厅、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医学科学院建设一年来在机制体制创新、学科发展、科研突破等方面成效显著。我院党委将进一步团结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紧盯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科研、合作、转化等平台的作用,努力研发出更多临床科研成果并推动转化应用,为健康广西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由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黎君君主持

▲王双飞接受媒体采访

▲杨建荣接受媒体采访

此次大会还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总站、新华社广西分社、人民网广西频道、中新社广西分社、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新闻网、南宁广播电视台等中央驻桂媒体和区内主流媒体的关注和采访。

大会还通过网络对全程进行直播,其中开幕式当天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2.7万。

专家专题授课聚焦前沿发展

大会学术讲座为期两天,第一天的学术讲座邀请了9位院士和2名专家作专题授课。他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向参会人员介绍主动健康相关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让大家受益匪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线上作题为“大医学 大卫生 大健康”的专题授课,系统阐述了三大观念的主要内涵,讲解层层深入、启迪深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在线上就“认知药物反应种族和个体差异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进行专题分享,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系统阐述了如何在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时,对病人用药做到安全有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通过视频围绕“精准免疫新实践”的专题进行分享,以时下精准免疫热点话题切入,详细阐释精准诊疗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韩德民通过线上就“百年大变局 百年健康梦”主题进行分享,为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校堃以视频方式进行题为“细胞因子类药物精准研发与应用”的讲课,为加强药学与临床医学学科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开拓科学视野。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通过视频为大家进行“学科建设的初浅认识与实践”专题授课,介绍了如何科学谋划学科建设,为学科发展带来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现场围绕“新疫情时代下二氧化氯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与贡献”的主题做专题演讲,系统科普了新疫情形势下二氧化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在线上作题为“运动与主动健康”的授课,倡导运动促进健康理念,让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更广,使更多群众受益。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护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护理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胡秀英现场作题为“创新文化助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授课,阐述了如何通过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技术模式变革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护理发展提质增效。

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委郭清现场作题为“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及应用前景”的授课,分享了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如何创建及落地实施,加快构建健康管理发展新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程洪现场为大家带来“面向主动健康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授课,分享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

开幕式当天,王双飞、郭清、朱其东、张晓飞等还参观了我院国际医疗部、院史馆以及多学科健康管理平台办公室,并对我院在“党建引领、文化聚心、学科发展”三大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相关处室的负责人,自治区、南宁市兄弟医院领导,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各部门和医院各科室负责人、正护士长、全体博士以及各研究所科研骨干等参加开幕式。



5月28日,为期2天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主动健康院士交流大会完成所有活动议程,圆满落幕。在经过前一天开幕式和各项精彩议程后,当天,现场举行了广西医学科学院专家签约仪式,并由6位院士和8名专家继续带来精彩授课。两天的大会,累计共有超4万人通过线上直播进行观看。

引才聚智开启科研发展新篇章

在广西医学科学院专家签约仪式上,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我院党委书记杨建荣,党委副书记、院长黎君君等在院院领导,广西医学科学院各研究院所、中层骨干以及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广西医学科学院全球引才聚智开启新篇章的历史时刻。


杨建荣分别向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委郭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副院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所长侯晓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磁共振应用部副主任张利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四位教授,颁发广西医学科学院咨询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证书。


黎君君代表我院分别与广西医学科学院首个引进创新团队代表黄奔教授共同签署团队引进协议,与首位柔性引进专家侯晓华教授签署柔性引进协议。

此次签约,通过发挥特邀专家顾问的专业特长,出谋划策、奉献才智,将为广西医学科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知名专家,将有力促进我院在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引领和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精彩授课启迪学科建设新思路

当天学术讲座,郑树森、张伯礼、孙宝国、杨宝峰、董家鸿、范先群等6位院士以及余学清、武留信、侯晓华、张利民、黄二丹、胡波、彭志勇、陈明远等8位权威专家作专题授课。他们带来相关领域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呈现精彩的观点和洞见,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士郑树森在线上作题为“肝脏移植的创新与发展”的授课,展示了肝移植创新研究点,对移植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士张伯礼在线上进行了“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专题分享,系统阐述了蕴含于中医药学中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积极发展中医药,推动中医药不断进步,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宝国在线上围绕“中国食品发展趋势”的主题,介绍了在食品营养健康为主的新阶段,应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发展,满足多元化健康饮食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宝峰通过视频作“药物转化研究与启示”专题授课,为大家带来药物转化研究前沿成果,阐述了药物创新和成果落地应用的重要性,指明实现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在线上以“智慧医疗:大健康 新生态”为主题,从医疗卫生行业现状出发,详细分析智慧医疗对解决我国医疗供需矛盾,提高社会效益,形成闭环式多方协作共赢的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范先群通过视频以“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的交大医学院实践”为题进行授课,交大医学院实践是多学科兼容并蓄、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发展的典范,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余学清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题为“高水平医院学科建设:实践与思考”的授课,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实践为例,系统阐述了实现学科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

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生主任武留信线上进行了题为“健康管理在中国主要进步与发展展望”的分享,他的分享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国内健康管理的时代要求和新征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副院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所长侯晓华现场围绕“微生态-肠-脑轴与人体健康”的主题作演讲,从专业角度系统分析了肠道菌群如何在脑肠互动中发挥作用,有助于推动提升临床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磁共振应用部副主任张利民现场作“基于肠-骨信号轴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及其干预策略”专题报告,深入探讨分析了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策略,为未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中心研究员、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和卫生人力研究部负责人黄二丹从“医、教、研、防”齐抓共管角度出发,分享了“区域医疗中心医教研防一体化思路”,提出独到见解。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波通过线上带来“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的前沿动态,专题分享为临床研究和救治能力提升提供新思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现场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进展”专题分享,聚焦脓毒症液体复苏,详细讲解脓毒症性休克的相关定义、诊断标准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陈明远通过视频方式作“鼻咽癌的早诊早治”专题授课,带来研究新进展,为提高早诊早治水平提供了指导。

伴随着院士大咖们两天精彩的授课和演讲,亮点纷呈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主动健康院士交流大会也圆满落幕。

此次大会,15位院士和10位知名专家带来的主动健康及交叉学科领域前沿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将激励并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梳理新思维、扩宽创新广度、延伸实践深度,以国际视野、未来眼光,推动主动健康事业纵深发展,共同为健康丝绸之路、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贡献力量。同时,也标志着我院打造特色系列学术品牌、加快建设新型智库开启了新的征程。(党委办公室  医院办公室  科研部  宣传科)


文章相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