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西新闻网、广西新闻联播刊登我院麻醉科、儿科梁珍花医生的相关报道

2018-03-28 17:38:47

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中国麻醉周”公益活动

2018年03月27日 20:22  来源:广西新闻网 手机阅读

广西新闻网南宁3月27日讯(记者 黄诗淇)为让市民了解麻醉学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消除对麻醉手术的疑虑和恐惧,更好的配合治疗。27日,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疼痛科在门诊楼举办了“中国麻醉周”公益宣传与义诊活动,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麻醉工作及疼痛相关知识。

手术台上,生命的“护航”者

医学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仅仅是让病人感到无痛,更重要的是保证手术病人生命的安全。

义诊一开始,义诊台前就围满了患者和群众,专家们为他们介绍了相关的麻醉知识,并为他们进行各类疼痛病状的咨询、一般筛查、诊断和普及医学知识,志愿者为患者和群众发放了麻醉科普宣传册。

患者和家属对麻醉的了解少之甚少,不少民众认为麻醉医生就是打完一针麻醉就没事了。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黄爱兰主任医师说,在每一台手术中,麻醉医生都充当着生命“护航”者的角色,一旦发现不对劲,需要快速做出反应,通过药物等手段,将患者生命体征调整至正常范围,保证主刀医生手术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在等待患者苏醒的过程中,也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麻醉医生也必须寸步不离。

无痛分娩并不会影响婴儿大脑健康

根据临床研究,无痛分娩技术能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让产妇在平安舒适中生产,能够让宝贝在恬静舒适的环境中降生,有效的降低了产妇在自然分娩的痛苦和体力消耗,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但不少家属一听说要“上麻醉”,担心会影响婴儿大脑健康,往往会反对。

黄爱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无痛分娩引入国内有近五年历史,从全国各大医院统计的数据来看,这项技术是较为成熟与安全的。无痛分娩用的药仅是剖宫产麻醉的1/5~1/10,也没有听说过因为麻醉导致剖宫产的婴儿发育不好,智力不行。黄爱兰主任医师表示,硬膜外阻滞是在硬膜外腔进行注射麻药,并不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实行无痛分娩是以维护母亲和胎儿安全为最高原则,药物经由胎盘吸收的药物量微乎其微,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健康。

无痛让生活更美好

不仅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在接受治疗各种疾病的同时也忍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比如打针、穿刺、手术后疼痛,甚至做各种检查(胃、肠、气管镜检查等)也有一定痛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对医疗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现在完全可以做到在检查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让患者基本无痛。我们常听说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纤支镜检查、无痛人工流产、无痛取卵等都是由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或镇静后让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很舒适地接受原本很痛苦的检查与治疗,让患者不在恐惧,这些无痛治疗称之为“舒适医疗”。

【我奋斗 我幸福】梁珍花:用精湛医术重塑团队 护航新生命重回父母怀抱

2018-03-26 广西新闻联播

梁珍花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生,三年前她从擅长的小儿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跨界到儿童重症新领域,经过奋斗,把广西儿童重症救治水平带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奋战在一线的儿科重症医生。

精湛医术重塑团队护航新生命来自广西新闻联播00:0002:45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病室,刚忙完的梁珍花医生接到了一个电话:“喂,梁文兵(音)爸爸是吗? 嗯嗯,梁医生你好。梁文兵、梁文姗、梁文仪(音)怎么样啊?都恢复得挺好的了,考试考了90多分,很感谢你们啊。”

电话是扶绥县的梁先生特意打来报喜的。去年底他三个读小学的儿女煤气中毒,在当地无法救治的情况下,连夜紧急转来自治区人民医院。梁先生回忆说:“当时很危急啊,扶绥这里都说要放弃了,但是我不放弃,转来南宁,刚下车就接着抢救,都安排得挺好的。”

三名患儿昏迷不醒、血压不稳、心律不齐并伴有抽搐,高压氧治疗风险很大。梁珍花团队经过严谨科学评估,还是决定采用高压氧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的话,它没办法有氧供给组织,后遗症就会比较严重,做高压氧过程中男孩曾经心率下降,经过抢救处理之后又稳了过来。”

这只是梁珍花和她的团队成功救治大量重症患儿的一例。2016年,梁珍花正式领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儿童重症病室,面对技术基础薄弱,医护人员缺乏的情况,她奋起直追,不断学习儿童重症医学前沿技术,重塑儿童重症救护团队。目前,团队在儿童重症置管、儿童重症B超、儿童持续血液净化等核心技术方面成为广西标杆。

梁珍花:“要不断的学习,除了上班之后,回家就是看书了,特别是重症医学,很多新理念新技术,不是说你年龄越大就越懂,核心技术这种必须要去学习。”

1993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的梁珍花,从事儿科诊疗工作25年。她说,躺在病床上的一个个新生儿、重症儿童,尽管有的还不会说话,每天连着呼吸机,但只要看到他们的监护指标逐渐变好,就是最大的欣慰。

“作为科室的负责人,我会带领我的团队不断的学习最新最前沿的重症医学技术,尽管这条路很艰辛,但我会为此努力奋斗,为危重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熊宗涛 谭德军

文章相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