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极易发生大范围的流行和爆发。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我院呼吸内科主任秦志强博士介绍,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其它途径有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或受污染环境而获得。流感的高危人群有: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2];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我院儿科主任温志红主任医师提醒:5岁以下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更应加强预防。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以及30%的学龄儿童容易得流感。儿童流感常常突然起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最高体温可达39-40度,常伴有畏寒、寒战。孩子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也可能会出现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这些感冒的症状,少部分可能会有消化道的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而且这个症状多于成人。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像儿童那么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咳嗽。新生儿流感相对比较少见,但往往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合并肺炎,呼吸困难等。儿童流感引起急性的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都比成人常见。因儿童相对免疫力低,幼儿园、学校人员密集,所以更容易感染。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更应加强预防。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流感症状的表现有:1、全身症状:发热可达39-40℃、头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2、呼吸系统症状: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3、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4、病程1-2周。

我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唐玉梅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3、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4、根据气温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5、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除特殊情况(小于6个月、对鸡蛋过敏及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疾病等),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孩子接种疫苗。

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但是预防最为关键,充分掌握科学的防控知识,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感染。感冒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礼仪”:1、捂口鼻。当咳嗽或打喷嚏时,无论你是病人与否,均应采用餐巾纸、手绢,或双手捂住口鼻,以防止病菌扩散。2、不乱扔东西。如一时来不及,没有餐巾纸或手绢时,应用衣袖遮盖口鼻,同样可以防止唾沫飞舞。使用过的餐巾纸,应丢入垃圾桶内或小袋子内,扎紧袋口,不能随地乱扔。3、勤洗手。咳嗽、喷嚏时若用双手遮盖口鼻后,应立即洗手。没有洗手前尽量避免跟人握手、接触门把手、电脑键盘等,以免将手部的病菌造成再次传播。4、戴口罩。与其他人谈话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1米以上是相对安全的)。如果已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需要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以防止病菌借咳嗽、喷嚏而传播。

(宣传科 韩倩)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服务号 官方微信 订阅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医疗咨询 进修报名 教学平台 单位邮箱 院史馆预约